請在這裡輸入標題

超限職人

Ultra Believer

成家職⼈ 王韋舜

愛家是起點,把家變可愛才是終點

每個⼈對家的想像都不同,唯⼀相同的是,希望⾃⼰的家舒舒服服、如⼼所想。但許多⼈在成家的過程中,常常是東妥協⼀點、⻄妥協⼀點,儘管有些失落也只能輕輕放下。⼩寶優居的執⾏長王⾱舜,正是因為觀察到這個現象,才開始義無反顧地想要改變台灣⼈成家的⽅式。「室內設計⾏業裡⾯,其實⼤家是不太願意接⼀百五⼗萬以下、甚⾄⼀百萬以下的案⼦。」他娓娓道出現代顧客的痛點。「你要去服務這樣的客群,要花⼀樣的時間,可是其實沒有辦法真的賺到比較多的錢。於是我們就⽤ SOP 化的⽅式,快速把設計完成,⽤加速施⼯的⽅式,把這些⼯程的管理模組化,那我們就可以縮短時間,⽤拉⾼輪轉率的⽅式去做這件事情。」

在他輕快的聲⾳和敘述節奏下,有著長期對市場的觀察,以及⾃⼰多年來在投資上的判斷。
早期由於家境的因素,王⾱舜需要不斷投入⼯作、快速賺取財富,在換了許多⼯作後,才開始思考要做屬於⾃⼰的事業。歷經了許多不同的創業模式,他悟出⼀套道理:「創業跟做⽣意其實不太⼀樣,做⽣意的本質,就像是市場上沒有供給,你只要滿⾜他的需求,⾃然就有個利益。創業他會比較像是你要運⽤很多新型態的⽅式和資源,甚⾄於破壞⼀些現有的商業模式跟市場模式,才有可能去改變⼀些什麼。」

這些,當然是付出代價後,才能有的體悟。王⾱舜也不諱⾔,早期的⼩寶優居其實沒賺什麼錢,甚⾄是慘賠⼀千萬。這除了和創業早期的天真有關以外,也涉及初期合夥⼈的理念不合。「2016 年年中到 2017 年中這⼀年,有點像空⽩期,莫名其妙我們就賠了⼀千萬。後來談拆夥, 重新再招募了⼀批團隊,到第⼆年業績就開始翻倍成長。」雖然⼀路跌跌撞撞,事業倒也柳暗花明⼜⼀村,並且有更多經營上的體悟。

對王⾱舜⽽⾔,創業有幾個層次,可以分為理性和感性的⾯向。理性⾯來看,如果商業模式沒辦法真正衝擊市場,就沒辦法成功,必須要改變整個市場的⼀些樣態,才有機會嶄露頭⾓。⽽在成功之後,還要有能⼒將公司組織規模化,才有可能拿下⼀些市佔率。提及感性的⾯向,王⾱舜也分享了⾃⼰最深刻的體悟。「這比較個⼈啦,我可能很倔。如果出發點是純粹想賺錢的話,我覺得我沒什麼動⼒。但經營⼩寶優居,讓我在三四年前時開始認真去想,接下來⼈⽣這⼗年,我想要變成什麼樣⼦。舉例來說,我會希望當我眼睛閉上的那⼀刻,回憶起這⼀⽣,我真的有改變在台灣買房⼦的⽅式。」

極限,需要的不是害怕,⽽是跨越的勇氣!

公司快速的成長,同時也帶⼀段陣痛適應期。「因為我⾃⼰是⼀個很感性的⼈,就是我很重感情。可是有⼀種情況是,公司成長很快,可是你會有遇到夥伴能⼒跟不上,那我覺得⋯⋯那是真的很痛苦。」提及在經營上最⼤的挫折,反倒不是找資源和資⾦的問題,把同事視為夥伴的王⾱舜,由於希望把公司變成舞台,讓每個⼈都能領到⾃⼰想要的薪⽔,反⽽在「換⼈或培養」之間拉鋸。

也因為需要集結⼤家的能⼒,來⾯對公司下⼀階段的挑戰,原本⼩寶優居的流動率是 1% 以下,到了 2021 年,開始頻繁地找更有能⼒的⼈進來,⼈員開始⼤量流動。此時話鋒⼀轉,王⾱舜⼜回到公司執⾏長該有的⾼度:「企業在輪轉的過程當中,⼀定會有那個置換的過程,公司⼀直在適應這些⼈的變動。多虧 AAMA,我在其中學到了很多,尤其是從⼀個做⽣意的⼈,變成⼀個懷抱很多理想的創業家,再到怎麼成為⼀個企業家。」

細數⾃⼰這幾年來從初⼼、創業、到翻⾝,只有那份最原始對家的嚮往,才是⽀稱他⼀路走到今天的原因。「⼈在外努⼒打拼,其實都是為了回家。」他淡淡地說。「因為有家才有動⼒,⼈如果有⼀個歸屬,你會知道你到底為誰⽽戰,你才會想要設定⽬標。當你在往⽬標走的時候,會適時的去想說到底為了什麼⽽完成這件事,我覺得這個滿重要的。」

此時,被柔軟⼜溫暖的家俱所包圍的王⾱舜,露出⼀絲笑容。私下暢談起他和朋友互動時,神態看起來就像個愛家的⼤男孩。他將繼續帶著顛覆台灣成家規則的使命感,和⼩寶優居⼀起拼搏下去。

本頁短連結:

				
					https://imos.com.tw/jaum
				
			

熱門文章

壯遊職人 藺紜平

留著波浪長捲髮、年紀輕輕的藺紜平,說起自己為人生下的註解時,口吻十分篤定。

追夢職⼈ Linda

遠離喧囂的墾丁⼤街,驅車迎向更南邊的太陽,在筆直的公路兩旁,有⼀間說⼤不⼤

健康職⼈ 李泰欣

如果在路上和李泰欣擦身而過,可能沒⼈猜得到,在⼀身帥勁的背後,經歷過不為⼈知的暗潮洶湧。

插畫職⼈ 丁原⽣

睜著⼤眼睛的⼈物角色,搭配充滿想像空間的畫面,在溫柔的筆觸之下,探究的其實是關於⼈類⽣物的起源。

翻糖蛋糕職⼈ Hiddie

在南國的艷陽下,Hiddie 黝黑的皮膚反射出健美的光澤,看似隨性⾃在的打扮,⼀開口卻

更多精彩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