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限職人
Ultra Believer
翻糖蛋糕職⼈ Hiddie
每⼀天,都為自己的堅持鼓掌!
在南國的艷陽下,Hiddie 黝黑的皮膚反射出健美的光澤,看似隨性⾃在的打扮,⼀開口卻展現出堅毅到底的剛強性格。「當初學就是直接繳最貴的學費,光翻糖就十幾萬,我就是那種⼀定要成功的⼼態。」來⾃香港的 Hiddie,承認自己有著典型香港⼈的基因,沒有所謂的「不⾏就算了」,即便遇到瓶頸,還是會想辦法轉型再轉型,直到成功為止。

這間位於台灣最南點的翻糖蛋糕⼯作室,沐浴著海風和糖的香氣,靜靜佇立於恆春公路上。墾丁⼀直以來的標籤就是度假勝地,⽣活步調悠哉緩慢,然而 Hiddie 的出現,為這個平靜的⼩鎮掀起⼀股不同以往的浪潮。27 歲那年,她毅然決然放棄在香港辛苦打拼的⼯作成就,離開了穩定的飯店業,跟著先⽣⼀起來台灣。問起是否會擔⼼來台灣的⽣活,她毫無猶豫地說:「我蠻知道⾃己的能⼒,對⾃己的⼯作很⾃信,不會擔⼼去哪裡沒⼯作的事情。」
原本想要將飯店業的經驗,平⾏移植到台灣來開民宿,卻因為⽣活太穩定單調,不喜歡⼀直待在家裡的感覺,讓 Hiddie 興起了學第二技能的念頭。「來台灣好像⽣活很 chill,會有⼈說你在墾丁就是要每天往海邊跑、很舒服的過⽣活、不要那麼愛錢,但我不喜歡這樣子被定義。」無論到哪裡⽣活,她都秉持著務實的⼼態,穩扎穩打做下去。學習翻糖蛋糕也是為了幫⾃身找到第二個曲線,而不是除了飯店以外什麼都不會。

「我在考慮要學翻糖的時候,⼤家就覺得你在墾丁要做這種東西有點困難,但我⼼想也不⼀定啊,反正先學看看。然後學了⼀年多,真的很專⼼的在研究糖、食材啊,才決定要開⼀個⼯作室來試⼀下。」Hiddie 說。想不到⼯作室才剛開第⼀個月,就恰好遇到疫情,沒有訂單、也沒有機會讓⼈認識她。本來⼯作室的誕⽣,是想要強迫⾃己專⼼弄,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彷彿在考驗她的熱愛。「疫情期間,也只能靠當地的活動,當時寵物的義賣活動意外地幫我把知名度打出去。⼀開始是寵物蛋糕比較多,穩定之後我⾃己就開始嘗試做比較誇張的造型,業績也往上走。」但即使現實的挑戰⼀個接著⼀個來,她也會想辦法讓⾃己不要偏離初⼼。「我開這個⼯作室,是我的夢想⼤於要賺那個錢。只要遇到我想要挑戰的款式,我願意優惠⼀點,可以讓我挑戰⼀下。因為⼀個蛋糕要⾃己有熱情做出來才會漂亮,客⼈才會買單。」

夠努⼒,才有本事跨越極限
看著 Hiddie ⼯作室裡正在進⾏中的翻糖作品,每⼀道栩栩如⽣的刻畫背後,都代表著四年多的磨 練。翻糖課程往往只能提供基礎訓練,至於造型的掌握度,需要⾃⾏去找參考琢磨。「我覺得有天份的⼈,後面不太需要努⼒,可是有本事的⼈要經過很多的挑戰,才能成就現況,因為我要花比別⼈更加多的時間、精神、金錢,才能做出現在的蛋糕。有些對顏色比較敏感的⼈,他們可能⼀兩個⼩時就能調出⼀個顏色,我可能要花三四個⼩時、甚至五六個⼩時,我才能調出客⼈照片上的顏色。」這些註解,反而不是對⾃己能⼒的否定。Hiddie 不疾不徐地說:「我覺得我的努⼒就是我的本事。」對她而言,滿足感是無上限的。滿足感甚至不是來⾃營收,⽽是挑戰⾃己的能耐跟極限,逼⾃己做到每月的蛋糕製作上限數量。「只是挑戰過後,會發現⾃己狀態很不 OK,我寧願去保持東西的品質。」

Hiddie 理性與感性兼具的特質,造就了這家翻糖蛋糕店的特色。有穩扎穩打的慶⽣類型蛋糕,也有誇張立體、有藝術感的造型蛋糕。就像她在堅持理想的同時,也務實地耕耘著當地的客群。更像她為了愛而放棄香港的⼯作,選擇轉身奔赴未知的土地,赤⼿空拳開闢⾃己的⼀片天。「我覺得現在這種程度也是可以給當初的離開做⼀個交代了,如果我在台灣可以賺回我在香港差不多的薪水,我會覺得⾃己超厲害。不會因為我在墾丁、在台灣,我就比較走下坡,去配合台灣的薪資。我就做⾃己的事,不會管別⼈。就像我現在回到香港,我朋友也會為我⿎掌。」
追逐夢想,可能沒有世俗所定義的成功,也不⼀定有⼤鳴⼤放的舞台。卻能站在⼤海的浪尖上,為⾃己勇敢浪漫⼀次,享受迎風面的暢快。